西藏自治區沼氣工程建管并重實用省心方便農戶
曲水縣聶當鄉是我區較早開展沼氣建設的鄉。2009年12月15日,記者在這里采訪時村民們說,自從建成
了綜合服務站,全鄉500多個沼氣池,故障有人免費排查,沼氣池壞了打一個電話維修人員就到現場,沼氣
用起來方便省心,已成了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這是我區沼氣工程由過去單純的以建為主到建管并
重的一個縮影。
農村沼氣工程是我區“十一五”期間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項目。從2006年到2009年,國家已批復我區
53個縣農村戶用沼氣池155705座?偼顿Y達6.5億元。截至2009年11月,我區已完成沼氣池建設11.4萬座,
近57萬農牧民用上了方便、清潔的沼氣。根據規劃,到2010年,我區將實現建設農村沼氣池20萬座的目標。
隨著沼氣工程在農牧區的大規模推廣,服務缺失的問題日漸暴露出來。沼氣池“一年好、兩年差、三年
!钡默F象時有發生。為了使民生工程更好地服務于農牧民,國家已批復我區建設沼氣服務網點586個。從
2008年起,我區在農村重點沼氣建設縣開展了農牧區綜合服務站建設試點工作,每個站點平均投入8.4萬
元,到目前,已建成17個,培訓農村沼氣服務人員150名。在有服務點的鄉鎮,農牧民用氣不再“鬧心”。
據自治區農牧廳有關負責人介紹,到2010年,綜合服務站的建設將達到200個以上。我區將在農牧區以退伍
軍人、有初高中文化的人群為重點,開展多層次的技術培訓,大力培養專業沼氣建設隊伍、設施維修和綜
合利用技術指導隊伍,使沼氣工程的綜合效益進一步提高。
自治區農牧廳副廳長杜杰告訴記者,我區常年氣溫偏低,通過不斷探索實踐,向一些氣溫偏低的省市
學習“取經”,已成功總結出多種適合高原氣候和不同原料需求的沼氣池建設技術,使建設模式從過去混
凝土澆注式的單一模式向混凝土澆注、漂磚砌拱、半玻璃鋼和全玻璃鋼等多種模式發展,從過去的單一建
池向沼氣池加蔬菜溫棚和廁、圈、廚“三改”相配套延伸,不僅提高了沼氣的使用壽命、產氣率,凈化了
人居環境,而且促進了農牧業循環經濟和畜禽、蔬菜等產業的發展,增加了農牧民收入。已建成沼氣池,
配套建設近228萬平方米蔬菜大棚,年產蔬菜總量可達1800余萬斤,直接增加收益2000萬元,有力改善了農
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,有效地增加了農牧民收入,同時還保護了西藏生態環境。據測算,一座沼氣池產生
的沼氣,相當于年替代1.5噸薪柴,可保護3.5畝林地的年生物蓄積量。
農村沼氣工程是我區“十一五”期間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項目。從2006年到2009年,國家已批復我區
53個縣農村戶用沼氣池155705座?偼顿Y達6.5億元。截至2009年11月,我區已完成沼氣池建設11.4萬座,
近57萬農牧民用上了方便、清潔的沼氣。根據規劃,到2010年,我區將實現建設農村沼氣池20萬座的目標。
|